748 展望-《超级电力强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8月中旬,1994年cigre大会正式开始。

    此次共有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余人参会,分为15个专业委员会进行学术活动,包括各专业的前沿问题调查、讨论、报告等等,并组织专门工作小组,深入研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,虽然有明确的议程。总体上却是自由的。作为中国代表团,主要参与37(电力系统规划和发展)学术委员会、38(电力系统分析和技术)学术委员会、39(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)学术委员会、以及张逸夫被特邀的34(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)学术委员会。这四个方面的讨论

    开幕式上,由埃及电能部长阿布扎进行题为《非-欧两洲电气互联和世界范围内的互联前景》的报告,非常不现实地提出了以埃及为重点,将中东、北非和东南欧电力系统互联的设想。

    这听起来骇人听闻,其实在欧洲与非洲,这样的跨国互联电网是有先例的。在政治上足够信任,经济上足够紧密的基础上,电网互联将促进大家共同发展与竞争。当然这牵扯到很多政治问题,国家、地区稳定问题,是一个很深的论题。现在的张逸夫连想都懒得想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欧非电网互联,这其实根本不算什么,张逸夫曾经所在的世界中,中国人率先提出了“全球能源互联网”,这个计划更为庞大而富有想象力,设想将全球电网联结成一个整体,就像计算机互联网一样。

    会有人抨击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,但如果抨击技术问题,那就打错地方了,难点还是在政治上,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自己的电力系统变成开放式的。

    这又是一个很深的议题了,也许20年后还有机会参会的张逸夫,会研究出一二,可以在开幕式上坐到主席台上,与众老外坐而论道吧。

    主要仪式完成后,进入分会场交流阶段。张逸夫、胡海涛等几人在34学术委员会会场,其余人也各按分工散布到相关分会场。

    对于这里的人张逸夫也并非全然陌生,之前负责评标的两位iec专家都在这个会场参会,远远打了个招呼后,各自归位,也不多说。

    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学术委员会,其实之前仅仅是继电保护委员会而已,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,自动控制暂列与此。随着进一步的技术变革,现有的委员会结构可能会打破重组,但继保和自动化,始终都是这批人。

    张逸夫安安静静地听着代表发言,其实自己也就听懂了个囫囵,靠邱蔷和胡海涛的翻译才充分理解了一些。

    首先要说,在现今的sc34中,中国并不是固定成员,无论是张逸夫还是胡海涛,都是路过而已,中国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技术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。sc34现有21位正式成员,9位观察员,主要由美德加日四方面构成,当然也少不了法国人,大家也并不是摆设,在委员会内,每年会确定若干个工作组,研究一些特定问题,完成后汇报,但也有很多不了了之的情况,毕竟是非营利性的,大家都是自发研究,没有强制性。

    现今依旧活动的工作组大约有5个,也就是说5个专业问题正在研究中,当然这与张逸夫没什么卵关系。

    胡海涛伺机向张逸夫介绍,这次,在这个会场参会的中国团组成员,除了张逸夫的发言之外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中国成为正式成员,这样才有召集工作组的资格,在未来的国际专业研究方向上占据主动,当然现在也没有太过明确的研发方向,总之先占把椅子。

    不过非要说的话,胡海涛倒是也说了个方向——【高压直流输电对于交流系统的保护和控制的影响】。

    这个方向听起来很拗口,其实就是研究直流输电,会不会对现有的建立在交流基础上的电网保护造成什么麻烦。

    高压直流这种输电技术,在国外有一定应用,但随着发达国家发展减速后,这玩意儿也就没那么火了,毕竟这种技术只有在长距离、大规模输电过程中才有明显优势,而欧美大多数国家并不需要为输电距离而头疼。
    第(2/3)页